和平鎮以“六抓”改作風 促轉變
為扎實深入開展“作風建設年”活動,鎮沅縣和平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、省、市、縣關于改進工作作風、密切聯系群眾的要求,積極行動,多措并舉,加強機關作風建設,努力打造制度型、防控型、督查型、節約型、陣地型、民情型“六型”機關。
一抓制度,強化效能建設
強化領導干部職工“十一制”管理。即周一學習實行簽到制;出差、請假實行事前登記制;下村下組實行報告制;領導干部職工建立工作日志制;出勤結果月底通報制;領導干部職工建立發展產業風險及激勵機制;領導帶班職工值班制;建立村“兩委”班子及大員學習和議事日制;建立村兩委班子一年2次大走訪的民情懇談制;領導干部建立掛鉤聯系村機制和問責機制;領導班子成員周一碰頭會制度。由于制度的完善,責任的明確,機關及村級干部作風明顯好轉,機關效能進一步提高,營造了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。
二抓風險防控,強化廉潔自律
一是在工作中,以查找崗位風險、業務流程風險、單位風險為突破口,做到“風險定到崗,制度建到崗,責任落到崗”。通過自身找、相互幫、領導提、集中評、組織審,查找出46個方面的廉政風險點,共評出30個高等級風險點,制定出防范措施80余條(項)。
二是開展好廉政警示教育。組織全體機關干部觀看“廉政中國”警示教育片。截止2013年11月,全鎮共播放警示教育片12場次,學習勤政廉政先進事跡文章6篇,學習反腐敗宣傳材料11篇。開展職務犯罪授課教育1次,全鎮領導干部及村“三委”班子成員100余人深受教育。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宣傳教育5場,360余名黨員、人大代表接受熏陶。通過警示教育提高黨員干部崗位廉政風險防范意識,同時增強廉政文化的滲透力和實效性。
三是四辦一所六中心負責人及村三大員和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共計30名在廉政方面做出廉政承諾,并在公示欄內進行公示,以便社會進行監督。
四是嚴格開展“小金庫”清查活動,未有各單位私設“小金庫”現象。
五是全力推進“陽光村務工程”建設。建立黨務、政務、村務、財務定期不定期公開制度,對村級重大事務隨時公開,規范村財務票據管理,做好村財鎮管工作。截止2013年11月,鎮、村進行“三公開”12場次。落實好“四議兩公開”制度,討論決定村級重大事項20余項。堅決防止了“損農、傷農、坑農”事件發生。
三抓督促檢查,提升執行力
一是配齊黨風黨紀特邀監督員。全鎮共配齊7名黨風黨紀特邀監督員,明確鎮紀委副書記配合監督員對機關和單位、部門工作人員上下班、貫徹落實中央“八項規定”、縣委“34項規定”、鎮黨委”20項規定”、“歷行節約、反對浪費”的執行情況每月督查一至二次,并形成記錄,每月在政治理論學習會議上進行通報,同時對違背機關效能建設相關規定的當事人作出責任追究,并進行通報批評。
二是制定“和平鎮工作作風建設督查制度”和“和平鎮作風建設明察暗訪工作制度”。鎮黨委、政府主要領導圍繞全鎮重大項目、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的執行情況及作風建設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,確重大保項目、重要事項、重要工作和作風建設落實到位。
三是對各村及各部門的帳務定期過問,對民政救濟等兌現情況及醫療收費、退耕還林、糧食直補、計劃生育獎優免補、教育兩免一補、宅基地使用、村集體經濟收益使用等加強監督,對群眾有反映和帳務有問題的重點調查處理,讓群眾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。
四抓厲行節約,反對鋪張浪費
開展好“儉約和平”、“文明餐桌”主題實踐活動,到村及集鎮宣傳6場,3000人次受到宣傳教育,印發宣傳學習材料4000余份,制作永久性標語12條,出板報8期次。制作“厲行節約、文明餐桌”提示牌116塊,分別擺放35家餐飲店和學校食堂,張貼宣傳圖片60張;制定《和平鎮政府職工食堂管理制度》,嚴格政府食堂接待用餐標準;加強公務用車管理,嚴格執行公務用車制度,對公務用車維修、加油等方面的日常監管,做到實報實銷;嚴格控制會議、慶典的數量、規模和規格,做到不必開的會不開,無特殊要求,不慶典堅決避免。
五抓民情民意,做實“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工作”
建立鎮“暢通群眾訴求站和村級聯絡點”,全面實施“五級聯動”工作,配備辦公設施,開通辦公訴求電話(5868172);掛設訴求信箱6個,搭建了群眾訴求聯動信息監督服務的良好平臺。加大“五級聯動”工作職能職責的宣傳,印發和平鎮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宣傳材料2000份到各村民小組。截止2013年11月,解決群眾來電來訪的群眾訴求問題23件,確保了民情民意的暢通和解決,折射出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良好作風。
六抓陣地建設,提高政府部門和機關站所辦事效率
今年以來建成了和平鎮綜合便民服務大廳,設立了10個服務窗口,配備辦公電腦等設施,街天實行集中辦公,搭建了為民服務平臺,促進了政府部門及站所(中心)為民辦事的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