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徒結對促傳承。羅偉邑村加工經營金、銀、銅、鋁手工制作技藝歷史悠久,全村從事民族手工藝加工的有300多戶、1000多人,全村銅器加工能手、帶頭致富能人中黨員有20多人。村黨總支把師徒結對作為黨員1+X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內容,作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“三培養”的主要方式,通過讓黨員中的加工能手指導加工技藝、指點致富門路,培養了一批手工藝傳承人,造就了一批農村致富能人。
文化特色興品牌。羅偉邑村自2011年被評為“云南省文化惠民示范村”以來,村黨總支一直致力于做好手工銅器加工技藝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工作,加強產品的宣傳和推介,不斷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。成立了銅器展銷中心,為實現文化富民、文化惠民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途徑。手工銅器加工技藝文化的注入,又為羅偉邑銅器加工產業增加了文化含量,增加了產品附加值,增強了品牌效應。
創新理念拓思路。在2011年成立羅偉邑銅器協會的基礎上,村黨總支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,通過開展市場調研,大膽提出“黨總支+展銷中心+網上銷售”的經營模式。在2013年由村黨總支牽頭注冊成立了“羅偉邑九鼎手工銅藝傳承有限公司”,建設展銷中心,引進了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,實行公司化運作。同時,引進網絡經營理念,通過產品展柜租金收入、銷售中介收入和網絡銷售收入三個渠道,實現了傳統產業的產品展示有空間、產品銷售有平臺。
網絡營銷增效益。展銷中心集傳統的經營模式與現代網絡銷售于一體,充分利用“網購”方便、快捷、適合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特點,打破了時間和地域制約,使傳統民族手工藝品走上了網絡化發展的道路。投資12萬元建成了建筑面積約60平方米的展廳,購置22個產品展柜,配備了專用電腦,并建立了產品推介和銷售平臺,共收錄了4大類 20余種130多件民族手工藝品的圖片及文字說明。網站正式運營以來,完成交易12單,成交金額1.2萬元。展銷中心直接對外銷售額5000多元,目前正與北京、香格里拉等地的10余家商家進行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