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個舊市農業局堅持“穩糧、擴經、提質、增效”的原則,結合全州百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,不斷加大食糧高產創建力度。2013年,在大屯、賈沙、卡房、雞街、蔓耗等鄉鎮實施了馬鈴薯高產創建、玉米高產創建暨體系建設、水稻高產創建等工程,創建了多個百畝核心區、千畝展示片、萬畝高產示范區。其中,通過馬鈴薯高產創建,示范區平均畝產2000多公斤,畝產值3644元,比2012年畝均增產344公斤,增收563元;通過水稻高產創建,示范區平均畝產661公斤,比3年前畝均增產25.25公斤。
同時,個舊市農業局積極發揮示范、引領和支撐作用,加大科技培訓、推廣力度,2013年,全市舉辦了6期農村教育改革試驗班培訓,結業138人;“綠色證書”培訓791人,690人獲得“綠色證書”;培訓新型農民251人,136人獲得了省農廣校及州農校的中專畢業證,廣大農民素質進一步提高。同年,全市共培訓農村勞動力5821人,新增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4920人,實現農民工資性總收入7.64億元,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4514元,比上年增長19.5%。
2013年,個舊市聘請了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、著名農科專家朱有勇院士等14位專家,組成“高原特色農業”專家組,積極探索與院校人才、技術合作的模式,深入實地進行科技指導和服務。相繼對轄區廣大農戶進行了農業適用技術宣講培訓。
強化基礎美農村
近年來,個舊市農業局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,努力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和條件,讓農村更美、農民生活更幸福。圍繞“水、田、路”等基礎設施建設,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,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。
同時,個舊市農業局組織制定了2013年至2015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,投資773萬元在錫城、大屯、老廠等8個村實施了省級重點建設村建設,建設通村道路3200米,硬化村內道路7210米,新建文化活動室6個、垃圾池18個,新建、修繕廁所5座,新建硬化村民公共活動場地5塊,共1460平方米。通過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,農村生活環境和條件進一步改善,農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,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。
在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,個舊市農業局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資金2452萬元,其中,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555萬元,基本良田改造資金156萬元,中低產田地改造資金100萬元,科技增糧項目資金115萬元,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資金80萬元,農業救災和病蟲害防治資金65萬元。同時,兌付農機購置補貼212.5萬元,受益農戶1329戶,購買農機具1342臺。這些機具的投入使用,大力提高了全市農業機械裝備水平,對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。